圣藻焕痕钗,依依永慕怀。
见之于大舜,盖以奉思齐。
翠荫禅林叶,绿回忍草荄。
猎馀游净界,诗句自安排。
圣藻焕痕钗,依依永慕怀。
见之于大舜,盖以奉思齐。
翠荫禅林叶,绿回忍草荄。
猎馀游净界,诗句自安排。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永慕寺》。诗中描绘了对永慕寺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的深厚情感。
首句“圣藻焕痕钗”以“圣藻”比喻寺庙中的珍贵文物或装饰,暗示永慕寺的庄严与神圣。接着,“依依永慕怀”表达了诗人对永慕寺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见之于大舜,盖以奉思齐”,这里借用了大舜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对永慕寺的崇敬之情,如同向大舜学习一样,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与完善。
“翠荫禅林叶,绿回忍草荄”两句,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翠绿的树叶和生机勃勃的草根,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持久。接下来,“猎馀游净界”一句,可能是指在寺庙周围散步时,感受到的清净与解脱,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净化的过程。
最后,“诗句自安排”则表明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在自然美景与内心感悟的交融中得到了自然的表达,整个诗篇在和谐统一中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永慕寺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深情寄托。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
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
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
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
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