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
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
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
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
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
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
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
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
这首诗《感事》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联“治体清明已久成,世途攲侧未全平”,开篇即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治体的清明象征着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然而在实际的世途中,却未能达到完全的公正与和谐,暗示了社会中仍存在不公与偏斜的现象。
颔联“憸人仗势千钧重,直士无媒一缕轻”进一步描绘了社会中的两极分化。憸人(奸邪之人)凭借权势,其影响力如同千钧之力,而正直之士虽有良知与正义,却因缺乏助力而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社会正义与权力之间的冲突。
颈联“忍视凿墉高外观,更嗟画饼窃虚名”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凿墉(挖墙)比喻揭露真相,但即使如此,外界也难以看到真相的全貌;画饼(画出的饼)象征虚假的荣誉或成就,讽刺了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虚名,却并未付出应有的努力或贡献。
尾联“山林岂是多扃鐍,自为区区志欲行”以山林为喻,指出真正的避世并非因为门扉紧闭,而是个人内心的追求与行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追求正义与理想的人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追求与坚持正义的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正义与权力、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道德的深切关注。
百六十字辉星躔,永叔所得原叔传。
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
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
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
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
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
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
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
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
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
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
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
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
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
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
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南唐官砚歌》【清·翁树培】百六十字辉星躔,永叔所得原叔传。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https://shici.929r.com/shici/XXibqXxr.html
五月买舟浔阳道,水色天光入怀抱。
仰面贪看两岸山,连崖不断苍翠好。
抢风直下皖城东,江边烟雾清若空。
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使我一朝豁然明双瞳。
雕镂嵌空花萼秀,玉树交拂云霞红。
巑岏迥出众峰表,冈阜那敢与争雄。
譬如畸人逸士昂然立,衣冠须发不与寻常同。
昔时太白欣见此,名以九华易九子。
梦得平生叹奇绝,不让太华及女几。
我亦见之发狂叫,急欲扶筇蹑云峤。
峭帆风紧不可留,末由登陟逞闲眺。
迄今默坐忆山容,独觉玲珑呈万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