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全文
宋 / 吕同老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

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

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

兹事三千年,孰决非与是。

摩挲苍玉纹,俛仰求至理。

(0)
翻译
秦朝暴政颠覆纲常,凶猛意志如海浪汹涌。
大军横扫万座山石,无论远近都严加鞭策。
余威扩展到此地,半夜惊动百鬼逃离。
仙人珍视的神宫被触怒,一切都被摧毁。
峭壁之上,残留的痕迹俯瞰清澈溪流。
溪水声仿佛在助威,野草避开行人的足迹。
此事已过去三千年,谁来判断是非对错。
我抚摸着古老的玉石,上下求索真理的真谛。
注释
嬴秦:秦朝。
乱:颠覆。
天纲:纲常。
猛志:凶猛意志。
凌:超过。
海水:比喻汹涌。
长驱:横扫。
无远迩:无论远近。
馀威:残存的威力。
兹地:此地。
走:惊动。
灵宫:神宫。
披靡:摧毁。
巉然:险峻的样子。
遗迹:残留痕迹。
清泚:清澈溪流。
溪声:溪水声。
叱咤:大声呵斥。
野藓:野草。
三千:三千年。
孰:谁。
决:判断。
是:正确。
摩挲:抚摸。
苍玉纹:古老的玉石。
至理:真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面,嬴秦指的是秦始皇,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如猛虎一般凌驾于海水之上。"长驱万山石"形象地表达了秦朝开辟道路、修筑长城的壮举,而"鞭策无远迩"则展示了秦军征战四方的气势和力量。

诗人接着写道"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这里"馀威"可能指的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及其所带来的恐怖,而"夜半走百鬼"则像是对这种统治下的黑暗与压迫的一种比喻。

接下来的"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诗人借用了神话中的仙人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遗迹的珍视之情和对秦朝暴行的不满。"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则是对仙迹岩这一自然景观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赞美。

最后两句"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怀和生活状态,而"兹事三千年,孰决非与是。摩挲苍玉纹,俛仰求至理"则是在对历史进行反思,同时寻找永恒的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仙迹岩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怀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吕同老
朝代:宋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猜你喜欢

徐州十二咏·其十彭祖楼

锡封曾奠大彭墟,千古传来事不虚。

明月满楼尘影息,仙人曾驾五云车。

(0)

江上载书图

两崖壁立悬空翠,瀑布千寻落天际。

萧萧碧树已惊秋,矫矫长松不知岁。

素练横江清接天,落霞流绮漾晴川。

蘼芜杜若无人采,乘雁双凫亦可怜。

有书不藏庐山麓,有书不载张华毂。

都将万卷付扁舟,一如李愿归盘谷。

西风日夜吹瑶草,流光冉冉催人老。

自少读书今白头,抱疾守株空潦倒。

看图不觉心苦辛,萧散深惭画里人。

圣恩若许归茆屋,有书还教儿孙读。

(0)

村居即事十首·其一

天上归来葺敝庐,买松移竹事幽居。

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

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

(0)

遣兴

少年书剑别龙沙,老至逢秋苦忆家。

一寸丹心惟自效,数茎白发已先华。

西风客里歌茅屋,澹月樽前对菊花。

庾信何须赋萧瑟,韩山片石亦堪夸。

(0)

积雪·其三

积雪映窗明,浮云阴复晴。

砚冰轻欲解,庭树冻含声。

得食乌频下,需刍马屡鸣。

孙康书久废,头白愧无成。

(0)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十六

湖水渺无际,霜天雁叫群。

画船都载酒,清兴浩凌云。

风月渔樵得,烟波鸥鹭分。

此中有幽趣,不许俗人闻。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