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芸阁吏,罢直暂归休。
独与亲知别,行逢江海秋。
听猿看楚岫,随雁到吴洲。
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
少年芸阁吏,罢直暂归休。
独与亲知别,行逢江海秋。
听猿看楚岫,随雁到吴洲。
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官员结束了在京城的工作,准备返回家乡休息的情景。诗人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少年芸阁吏,罢直暂归休。”这里的“少年”指的是年轻的官员,“芸阁吏”可能是指诗中的人物在朝廷中的职位,虽然只是个小吏,但也显示出一种清高自许的态度。“罢直”意味着结束了工作,“暂归休”则是表示暂时回到家乡休息。
“独与亲知别,行逢江海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独自与亲近的人告别,在秋天的背景下,行走于江海之间,这里的“江海”可能是指长途跋涉,也隐喻着诗中人物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
“听猿看楚岫,随雁到吴洲。”这里通过“听猿”和“看楚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随雁到吴洲”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让他像大雁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到达目的地。
“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去之地的美好景象的想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何人”可能是指等待着的人或事,而“子猷”则是一个古代人物,常用来形容有才能而又能得到重用的士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自己对于仕途生活的感慨。
金乌晃絮云,珠露湿兰坂。
籁爽拂轻舆,凌晨发上苑。
观禾兼玩山,玉泉喜不远。
秀色若相接,髻螺青宛宛。
清音朝膳罢,庭对王臣蹇。
侍史进章奏,卫士传餐饭。
治理得少暇,聊复登层巘。
松风涧壑鸣,萝烟衣袖满。
结此林泉心,何必猿鹤伴。
间树瞻精蓝,缘崖憩云馆。
俯眺一舒怀,䆉稏幕町疃。
西成差可望,稍慰愁春旱。
敢曰予诚通,允矣天恩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