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行脚》
《送僧行脚》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两两三三独自行,风前大好水云僧。

神光万里杖头眼,出入飞猿似不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行脚的僧人形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两两三三独自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僧人独自行走的画面,两两或三三并行,既展现了僧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种行走方式,或许象征着僧人在修行路上的探索与思考,每一步都踏实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次句“风前大好水云僧”,进一步渲染了僧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风的吹拂下,僧人仿佛融入了周围的山水之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的“水云僧”不仅指僧人,更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的象征。

第三句“神光万里杖头眼”,将僧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形象相结合。神光万里,寓意着僧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光明;杖头眼,则是比喻僧人手中的禅杖,如同他的智慧之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洞察万物,指引前行的方向。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僧人精神力量的强大与深远。

最后一句“出入飞猿似不曾”,以飞猿的自由自在来衬托僧人的超然物外。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僧人也能像飞猿一样自如地穿梭,不为外界所扰。这不仅是对僧人修行境界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内在平和与外在坚韧的完美结合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行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充满了深邃的禅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为归云师赋野航

遇坎与乘流,谁能舍迹求。

即空皆是境,大渡本无舟。

风浪随机息,乾坤任泡浮。

可怜迷岸者,漂荡几时休。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其六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于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0)

句·其十二

水云生四面,常恐世人迷。

(0)

句·其二

归心如病叶,一片落江城。

(0)

皇太后挽歌

夹日光先业,寒星聚夜台。

慈名千古重,哀诏九天来。

地底鸡人少,云中鹤使催。

宫门芳草遍,从此不须开。

(0)

县圃十绝和朱待制·其九

寿亲发斑斑,綵服老莱戏。

欲赋招隐诗,小山念松桂。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