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繁华总是空,閒从物外学痴聋。
鞭虽可执非求富,文到难工枉送穷。
漫说造楼人类凤,都同印雪爪留鸿。
此心不敢萦名利,知足还推塞上翁。
转瞬繁华总是空,閒从物外学痴聋。
鞭虽可执非求富,文到难工枉送穷。
漫说造楼人类凤,都同印雪爪留鸿。
此心不敢萦名利,知足还推塞上翁。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描绘了对人生与世态的深刻洞察。诗人开篇即以“转瞬繁华总是空”点明世间繁华如梦,转瞬即逝,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清醒认识。接着,“閒从物外学痴聋”一句,表明诗人选择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学习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鞭虽可执非求富,文到难工枉送穷”两句,通过对比鞭策与文学创作,揭示了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的不同路径。鞭策可以助人走向富裕,但并非追求财富的唯一途径;而文学创作虽难以达到极致,却也不应因追求完美而陷入穷困。这两句寓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提醒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提升。
“漫说造楼人类凤,都同印雪爪留鸿”则以形象的比喻,批评了社会上盲目追求高大上的现象,指出这种行为如同在雪地上留下痕迹,最终不过是徒增虚名,缺乏实质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坚守。
最后,“此心不敢萦名利,知足还推塞上翁”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知足常乐,应当像塞上翁那样,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被名利所累。全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推崇。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病起罢膏沐,淡若明河秋。
自汝入家门,操作苦不休。
蘋藻既鲜洁,牖户还绸缪。
丈夫志四方,钱刀非所求。
惜哉时未遇,林下聊优游。
相对理琴瑟,逸响随风流。
潜龙慎勿用,牝鸡乃贻羞。
寄言闺中子,柔顺其无忧。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记睡醒、纱巾轻堕,又促移床,树阴中卧。
院悄人稀,举首閒数碧星颗。
井华浴簟,渐月映、中门锁。
唤绿茗盈盈,恰一缕、红生廊火。几朵。
是才开茉莉,小傍苧衫斜亸。
抽书赌背,总排定、夜分幽课。
弄不了、茭粉菱丝,写难尽、偷声入破。
惹万种、思量凭仄,烟桡风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