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
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夙兴待旦二绝(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和村庄生活的宁静安详,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村里无铜漏,金鸡管杀更。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
首先,“村里无铜漏”一句,通过描写村庄中没有繁华世界中的奢侈品——铜钟,表明这里的生活简单纯朴。而“金鸡管杀更”,则是在描绘清晨时分的报晓者(古代用鸡叫声来报时辰),不过这并非普通的鸡鸣,而是通过金属制成的声音,比喻时间的流逝。
接着,“百声犹未晓,却等第三声”这两句,表明尽管有许多声音尚未完全清晰,人们依然在等待着那第三次更声的到来。这不仅表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确要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晨曦中生活节奏的细腻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村庄清晨声音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和期待的田园生活美学。
行行重行行,出门何所之。
暮薄黄尘飞,相送不尽辞。
平地载双轮,去去风飙驰。
风飙亦已急,嗒然当路歧。
露草萎阶除,新树发华滋。
时节倏迁易,会言长相思。
焉知东流水,潮汐无还期。
忧思寄鸿雁,测测心不持。
日月有光煇,惠照松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