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帷皴裂不须憎,秘有麟胶欲自矜。
妇拆海图供补未,儿眠秋雨蹋穿曾。
长饥絮虱生涯换,易饱书鱼食料增。
从此梅花通梦寐,夜窗凉月浸层层。
敝帷皴裂不须憎,秘有麟胶欲自矜。
妇拆海图供补未,儿眠秋雨蹋穿曾。
长饥絮虱生涯换,易饱书鱼食料增。
从此梅花通梦寐,夜窗凉月浸层层。
这首清代诗人吴慈鹤的《多年葛帐绽裂以纸缀之戏赋》描绘了一幅家庭生活的日常场景。首句“敝帷皴裂不须憎”,形象地写出旧帷帐破旧不堪,但诗人并不因此感到厌恶,反而有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次句“秘有麟胶欲自矜”,暗示着虽然生活简陋,但家中仍有珍贵的东西——麟胶,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
第三句“妇拆海图供补未”,展现出家庭妇女的勤劳,她正在修补破损的地图,可能寓意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第四句“儿眠秋雨蹋穿曾”,则描绘了孩子们在雨中玩耍,天真无邪,生活虽艰辛,却充满活力。
第五句“长饥絮虱生涯换”,通过“絮虱”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但也暗示着坚韧的生活态度。第六句“易饱书鱼食料增”,将读书人比作“书鱼”,形象地写出了知识的滋养使生活有所改善。
最后一句“从此梅花通梦寐,夜窗凉月浸层层”,以梅花入梦,寄寓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在梦中感受到清凉月色的慰藉,体现出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寓含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执着,以及在困苦中寻找希望的精神风貌。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
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亟。
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
厉禁久不弛,乃利于奸墨。
徒有遏籴名,其实竟何益。
估客既空归,裹足此寥寂。
何如撙节之,一艘一百石。
穷年移不尽,农商惠我德。
幸与诸当途,从长一筹画。
李花十叶迎风僵,棋师索饭中书堂。
八关十六子谁氏,奔走朝士如驱羊。
河东才地本天赋,锐意功名偶涂附。
醉客未醒东方明,独惜清流非党锢。
罗池跌宕从粗官,蜑风瘴雨天漫漫。
衡湘南畔解文学,厥功不让潮州韩。
生不逢辰死威福,鹅山青青江水绿。
年年鸡卜舞山氓,听彻迎神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