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情呈倪玉汝宫端》
《书情呈倪玉汝宫端》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排律

惜诵期终悯,缄思绝世挐。

顿承英哲诲,因向旧怀摅。

忆昔疲南亩,移情赴北车。

逢时多曲折,自守一千徐。

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

矜愚忘草莽,豁达对簪裾。

但谓方肠坦,不知世故疏。

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

昭质虽纷饰,陈辞未得舒。

终然迷忌讳,遂尔触崎岖。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

公庭歌锡爵,独坐耻空书。

亦有心怜者,谁为手援欤。

以兹时亟失,祇与意踌躇。

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

非关难援引,本自少声誉。

攘诟依清白,离尤入静虚。

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

怆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

悠悠长路渺,歉歉一身馀。

瞻顾观民极,阽危问服初。

前脩苟不失,夫子谓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书情呈倪玉汝宫端》。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个人遭遇的复杂心情。

诗中开篇“惜诵期终悯,缄思绝世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悯。接着,“顿承英哲诲,因向旧怀摅”两句,表明在英明的导师指导下,诗人回顾过去,反思自我。

“忆昔疲南亩,移情赴北车”描绘了诗人从农耕生活转向仕途的转变过程。“逢时多曲折,自守一千徐”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的坚持与谨慎。

“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原则的态度。“矜愚忘草莽,豁达对簪裾”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高雅人士的尊重。

“但谓方肠坦,不知世故疏”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知与单纯。“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表达了对社会偏见的无奈与对正直行为的忽视。

“昭质虽纷饰,陈辞未得舒”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终然迷忌讳,遂尔触崎岖”则说明了诗人因遵循原则而遭受挫折的经历。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对低姿态生活的考虑。“公庭歌锡爵,独坐耻空书”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荣誉的追求与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亦有心怜者,谁为手援欤”表达了诗人渴望理解与帮助的情感。“以兹时亟失,祇与意踌躇”则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犹豫与思考。

“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表明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的追求与对他人的坦诚。“非关难援引,本自少声誉”揭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自我的谦逊。

“攘诟依清白,离尤入静虚”表达了诗人坚持正直与内心平静的决心。“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与关怀。

“怆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描绘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哀伤与感慨。“悠悠长路渺,歉歉一身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自我反省。

“瞻顾观民极,阽危问服初”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前脩苟不失,夫子谓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深沉,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其对理想、道德、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坚持与挣扎。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嵌名赠妓联

都劝我莫如归去;认问卿于意云何。

(0)

嵌名赠妓联

寿阳春色梅花额;福邸新声燕子笺。

(0)

嵌名赠妓联

度曲尔同秦弄玉;填词我愧柳耆卿。

(0)

挽某孝女联

千古纲常天地感;一家姐妹帝王知。

(0)

嘲蒯光典梁鼎芬联

蒯礼卿为苍生而出;梁星海戴绿帽而来。

(0)

酒店联

金樽酒满;碧山人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