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千枝与万枝,灵峰寺里看杨梅。
青山行尽且归去,红子熟时应再来。
绿树千枝与万枝,灵峰寺里看杨梅。
青山行尽且归去,红子熟时应再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抵达灵峰寺观赏杨梅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绿树千枝与万枝”,以繁茂的绿树起笔,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置身于翠绿的世界之中。接着,“灵峰寺里看杨梅”点明地点与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充满期待的氛围中。
“青山行尽且归去”,表达了诗人漫步山间,欣赏沿途美景后,选择暂时离开的悠闲心境。这里的“行尽”不仅指路程的尽头,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享受。最后一句“红子熟时应再来”,则流露出诗人对再次造访的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通过这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当前景色的喜爱,还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融合,既有对眼前景致的直接描写,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
殿角才馀一握天,我来神骨自飘然。
影移隐隐烟霞里,身在亭亭日月边。
脚底拥青寒树杪,面前凝翠乱峰颠。
日影秋渐薄,月华寒更清。
光生含江水,天色晚来晴。
德微惭郡绂,山野拙将迎。
河流弥浅峻,壮木亦凋零。
帝子閟瑶瑟,居闻鹗鹏声。
太刚每忤俗,平进谁提衡。
何为尚录录,以此思归耕。
报使扫旧荜,愿言嘿馀龄。
上楼想羌庐,一望烟冥冥。
封壤邈千里,书之寄馀情。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