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凝渡三岔河有寄》
《凝渡三岔河有寄》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辽东苦寒地,十月河已冰。

我从辽西来,驱马冰上行。

回望巫闾山,千里阴气凝。

明月出黑澥,苍茫照孤征。

疑兵四面来,但闻觱篥声。

行行迷失道,误入骨都营。

饥渴向妖姬,乞得驼馀羹。

马乳饮苦酸,鱼皮衣苦腥。

神龙困蝼蚁,勺水不能兴。

凤鸟失其群,见辱海东青。

因怜雪窖中,持节有子卿。

题书托飞雁,双泪如雨倾。

安得同携手,以解流离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地区冬季的严寒景象,诗人通过个人的行旅经历,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首句“辽东苦寒地,十月河已冰”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特征,寒冷的环境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我从辽西来,驱马冰上行”,诗人自述行程,将读者带入到他的旅程之中。随后的“回望巫闾山,千里阴气凝”则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压抑。

“明月出黑澥,苍茫照孤征”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明月与黑夜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接下来的“疑兵四面来,但闻觱篥声”,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紧张感,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体现了边疆的不安全与危险。

“行行迷失道,误入骨都营”描述了诗人行进中的困难与意外,而“饥渴向妖姬,乞得驼馀羹”则通过与女性的互动,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无奈与求生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遭遇,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

“马乳饮苦酸,鱼皮衣苦腥”两句,通过食物和衣物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生活的艰苦。最后,“神龙困蝼蚁,勺水不能兴。凤鸟失其群,见辱海东青”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比作蝼蚁和凤鸟,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大环境下的渺小与无助。

“因怜雪窖中,持节有子卿”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身处困境中的人的同情,提到了汉朝的苏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题书托飞雁,双泪如雨倾。安得同携手,以解流离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度难关的愿望,充满了对友情和温暖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张同知安溪留题

古驿荒凉小似舟,解装随分此淹留。

风前残杵敲乡梦,雨底寒灯照客愁。

山接重冈循县转,潮回暗水入河流。

世间名利真何物,投老驱驰可自由。

(0)

独客二首·其一

独客筠江上,嚣然傲世纷。

市喧趋旦合,帆影过桥分。

仕与贤愚滞,名因课利昏。

高安有遗迹,莫惜访前闻。

(0)

投外宪列职·其二

为政歌谣起,论文鬼魅愁。

风霜临外宪,星宿绕东州。

身健都忘老,诗清不为秋。

邦人好吟咏,异代见风流。

(0)

题倪云林画,次韵

云林雨过踏青阳,涧水溅溅老树苍。

不是砚坳云作阵,疏篁空自拂檐长。

(0)

赠丽水治农少府二首·其一

一寸山坳一寸田,高低岩溜接山泉。

论升起税斤称谷,此是山城大有年。

(0)

蔡孝子庐墓

三十六峰云气深,墓庐何处得相寻?

青山当户哀哀哭,白日孤光黯黯沉。

驯虎欲嘷风落石,栖乌不定月穿林。

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