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河中府,生民屡有灾。
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
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
偶思禅伯语,不觉笑颜开。
寂寞河中府,生民屡有灾。
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
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
偶思禅伯语,不觉笑颜开。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所作的《西域河中十咏》中的第四首,描绘了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一带)的风貌和百姓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寂寞"一词,传达出地方的荒凉与冷清,反映出战乱频繁导致的民生凋敝。"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防御措施,生活条件艰苦。
"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气候异常,夏季干旱而冬季竟然还有雷声,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最后,诗人以"偶思禅伯语"为转折,可能是想起了佛教中的智慧或安慰,顿觉心中释然,"不觉笑颜开",展现出在困境中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河中府的苦难生活,但又寓含着诗人对人性韧性和精神力量的赞美。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
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
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
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
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
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