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修养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逍遥利乐认天真”表明诗人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乐于认同自然无为的本真面貌。
“心印深藏喻海津”则描绘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如同深藏不露的珍宝,只有经过深刻领悟才能捕捉到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妙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认为真正的道理和方法应当从古籍典故中寻找,而不是向常人询问。这里的“洞中人”可能指的是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往来的高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则是在探讨如何深入研究和实践道德,以及如何达到一种超然物外、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
最后,“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所说的哲理感到满意,并认为这些言语值得细细品味和吟咏。这里的“丹台羽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诩,表明他自己就是那位擅长于此道的行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精神修养、哲学思考以及个人修为的追求与探索,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内涵的作品。
一碧概山寺,入门淡幽想。
身与遥峰高,心孤白云上。
未可草草涉,景光堪静赏。
扣户客尘寂,闻见息声响。
悠然凭阑外,横目浑俯仰。
远吹禾黍香,翕习如鞅掌。
草树示纷纭,低徊成气象。
烂漫发奇思,忽逐浮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