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萧条丈室南,闭门活计旧尝谙。
祇疑晓月偏禁冷,无那春风解放憨。
梦入冰壶魂易悄,歌回雪曲兴同酣。
蒙头衲被团团里,鼻息如雷信饱参。
隐几萧条丈室南,闭门活计旧尝谙。
祇疑晓月偏禁冷,无那春风解放憨。
梦入冰壶魂易悄,歌回雪曲兴同酣。
蒙头衲被团团里,鼻息如雷信饱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山中醒来,面对积雪覆盖的环境时的内心感受与外在景象。首句“隐几萧条丈室南,闭门活计旧尝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诗人坐在简陋的书房中,闭门自守的生活习惯似乎已成过往。接着,“祇疑晓月偏禁冷,无那春风解放憨”两句通过对比晓月的寒冷与春风的温暖,表达了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
“梦入冰壶魂易悄,歌回雪曲兴同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梦境中的冰壶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歌声回荡在雪地间,仿佛是诗人内心的欢愉与释放。最后,“蒙头衲被团团里,鼻息如雷信饱参”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自己包裹在僧衣与被褥之中,鼻息如雷声般沉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在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