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梅三百本,不放一枝花。
闻说陶潜宅,浑如处士家。
淡香吹旖旎,疏影送横斜。
为语缟衣舞,罗浮路不赊。
种梅三百本,不放一枝花。
闻说陶潜宅,浑如处士家。
淡香吹旖旎,疏影送横斜。
为语缟衣舞,罗浮路不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韩伯声后圃中梅花盛开的景致的向往与赞美。通过“种梅三百本,不放一枝花”,诗人表达了对梅树精心培育却未让其开花的奇特景象的想象,或许暗含着对某种隐逸或清高的生活态度的向往。接着,“闻说陶潜宅,浑如处士家”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将韩伯声的后圃比作陶潜的居所,暗示这里充满了自然、宁静与高洁的气息。
“淡香吹旖旎,疏影送横斜”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淡雅香气和其疏朗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展现了梅花的清丽脱俗之美。“为语缟衣舞,罗浮路不赊”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舞蹈般的轻盈姿态,仿佛是穿着白色衣裳的舞者,在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境)的道路上翩翩起舞,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本身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自然美景以及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榜鸳鸯起。
平明系缆石桥亭,惭愧冒寒髯御史。
结交最晚情独厚,论心无数今有几。
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
怪君颜采却秀发,无乃迁谪反便美。
天公欲困无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锡为骨,陆子遗味泉冰齿。
贤哉仲氏早拂衣,占断此山长洗耳。
山头望湖光泼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问金堂,记与嵇康留石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