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趋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趋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事的悲壮与艰难。"向晚横吹悲"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所充满的忧虑情绪。
"风动马嘶合"则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增强了这种紧张感,展现了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的景象。"前趋引旗节"和"千里阵云匝"两句,描绘了军队行进的情形,以及战争规模之巨大。
"单于下阴山"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氛围。"砂砾空飒飒"则更进一步地强化了这种荒凉感。
最后两句"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閤"表达了战士为了荣誉和土地而奋不顾身的决心。"封侯"指的是因军功被封为侯爵,这里用来形象地代表战争带来的荣耀。而"岂复念闺閤"则表明对于家园的思念在战场上已经不再重要,展现了战士们超越个人情感、专注于战斗的坚定意志。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争氛围的精细描绘,以及对士兵心理状态的深刻揭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协纪大雨应时行,昨目间作今盆倾。
望霈一滴亦艰致,既沾千里无留停。
急点欲飞空转白,沛势少蓄云先青。
小筝大瑟鸣万状,顷刻后湖涨影平。
我问苑卿水足否,报称七寸添昆明。
尚馀尺二待继澍,果满汝愿将恐下隰涝复成。
更悟器小斯易盈,如彼渤海稽天之潦,焉能寸许为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