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丹心自夙成,捐躯殉难事非轻。
临危慷慨能全节,就义从容肯恋生。
荫锡铜章多惠政,名垂青史有殊荣。
浣花溪畔遗祠在,父老焚香涕泗横。
报国丹心自夙成,捐躯殉难事非轻。
临危慷慨能全节,就义从容肯恋生。
荫锡铜章多惠政,名垂青史有殊荣。
浣花溪畔遗祠在,父老焚香涕泗横。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马长庚所作,名为《书拙作后尚有空纸因命儿子长庚依韵赋之附录于后》。诗中表达了对一位为国捐躯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英雄身后留下的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首联“报国丹心自夙成,捐躯殉难事非轻”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赞美了英雄自小便怀有为国献身的决心,牺牲自己以保家卫国之事并非轻易可为,彰显了英雄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牺牲精神。
颔联“临危慷慨能全节,就义从容肯恋生”进一步描绘了英雄在生死关头的英勇表现。面对危险,他慷慨激昂,坚守节操,即使面临死亡也能够保持从容不迫,不眷恋生命,展现了英雄的气魄和坚定意志。
颈联“荫锡铜章多惠政,名垂青史有殊荣”赞扬了英雄不仅在战场上英勇,还施政惠民,留下了许多善政,其功绩被载入史册,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和尊敬。
尾联“浣花溪畔遗祠在,父老焚香涕泗横”则通过描述英雄墓地旁的祠堂以及前来祭拜的父老乡亲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英雄精神的传承与怀念。浣花溪畔的祠堂见证了英雄的事迹,而父老们在祠前焚香哭泣,表达了他们对英雄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事迹的深情赞颂,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个人的崇高敬意,也传递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英雄、铭记历史的传统美德。
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
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
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记阳关、断韵残声。
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
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
子桑闭门十日雨,何人裹饭相劳苦。
忽窥晴色入疏帘,径向孤村寻老圃。
不知双凫念云水,欲下雀罗风送起。
未容倒屣见王孙,岂是扬锤嫚公子。
长安秋雨乃复来,山阴夜雪仍空回。
他时乘兴幸告我,请扫门前红叶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