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傅熊湘   形式: 词

小阁当风,高楼听雨。秋来一夜愁无数。

灯前辜负可怜宵,思量旧梦悲如许。

小有宾朋,略饶歌舞。百般影事从伊诉。

等閒收拾少年心,明朝江上听鼙鼓。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小阁当风,高楼听雨”,开篇即以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静谧的氛围,风轻轻吹过小阁楼,雨滴落在高楼上,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秋来一夜愁无数”,点明季节与时间,秋天的夜晚总是容易引发人的思绪万千,愁绪如潮水般涌来,无法计数。这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在秋夜中难以排遣的愁苦心情。

“灯前辜负可怜宵,思量旧梦悲如许。”在昏黄的灯光下,主人公独自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却因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而倍感悲伤。这里的“旧梦”不仅指过去的快乐时光,也可能暗含着失去的爱情或理想,使得悲痛之情更加深刻。

“小有宾朋,略饶歌舞。”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有朋友聚会,略带歌舞的欢愉也显得无力回天,无法冲淡内心的忧伤。这句通过对比,更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百般影事从伊诉。”“伊”在这里指的是主人公自己,他将所有的往事、情感都倾诉给了自己,试图在自我对话中找到慰藉。

“等閒收拾少年心,明朝江上听鼙鼓。”“等閒”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妥协,他不得不收起年轻时的激情与梦想,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明朝江上的鼙鼓声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故或战争,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恐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面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绪,以及在现实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

作者介绍

傅熊湘
朝代:清

傅熊湘(1882—1930),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1906年与宁调元、陈家鼎、仇亮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宣传革命。1916年,袁世凯毙命,程潜督师入湘。傅熊湘出主《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1920年,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930年12月病逝,葬于西山。
猜你喜欢

杂题十首·其七

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

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0)

杂咏五言五首·其一

传呼尤赫赫,变灭忽休休。

鸿笔铭勋绩,蝉冠敛髑髅。

(0)

杂咏五言八首·其六

难寻楚三户,不记汉千门。

独有灵光殿,长因一赋存。

(0)

杂咏一百首·其七十一瞿昙

世传汉明帝,始梦见金身。

曷不观列子,西方有圣人。

(0)

杂咏一百首·其二十一墨翟

墨子城无恙,公输械有穷。

要须能壁立,未可恃梯攻。

(0)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二彭祖

活得如彭老,忧愁八百春。

频为哭殇叟,屡作悼亡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