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
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
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这是一首描绘家庭生活场景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刘克庄之手。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兄弟姐妹间关系和家庭地位的深刻感受。
"姊弟皆殊色,专房擅主恩。"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在古代中国的封建家庭结构中,每个子女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姊弟皆殊色"),而且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权利("专房擅主恩")。这里的"殊色"暗指不同身份或地位,"专房擅主恩"则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界限分明。
接着的两句"何曾送归妾,但见啄皇孙。" 描述了一种家庭生活中的常态。诗人提到自己从未经历过送别妻子回娘家的场景,只是不断地看到家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但见啄皇孙")。这里的"何曾"表达了否定,而"啄皇孙"则是对后代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描绘家庭生活,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中对性别角色的区分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重视。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对家庭繁衍和子孙满堂的期待与喜悦。
积善坊中五王宅,重楼复阁辉金碧。
大衾长枕共春秋,斗鸡走狗连朝夕。
花萼楼前夜开燕,沉水凝烟灯吐焰。
列坐申王兴岐薜,让皇降席同南面。
昆仑琵琶凉州歌,当时进御染云和。
宫声不属商声暴,琵声起少琶声多。
独有汝阳知律吕,曾把流离陈明主。
他日回銮蜀道中,不教审听铃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