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鸳鸯,林峦翡翠,仙梯蹑上芙蓉。
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
青山送得行帆去,又迎来、海上孤鸿。
指鸿边,楚尾吴头,一碧冥濛。
苍凉不尽兴亡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
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
斜阳落叶纷如扫,是东风、还是西风。
且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
楼阁鸳鸯,林峦翡翠,仙梯蹑上芙蓉。
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
青山送得行帆去,又迎来、海上孤鸿。
指鸿边,楚尾吴头,一碧冥濛。
苍凉不尽兴亡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
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
斜阳落叶纷如扫,是东风、还是西风。
且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
这首《高阳台·中泠纪游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情感。
开篇“楼阁鸳鸯,林峦翡翠,仙梯蹑上芙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楼阁与鸳鸯相映成趣,山峦翠绿如翡翠,仿佛仙境般的景象,仙梯蜿蜒向上,直至那朵朵芙蓉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莽荡江天,此身渺渺何从”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无垠的江天之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孤独,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青山送得行帆去,又迎来、海上孤鸿”描绘了青山送别行船,又迎来海上的孤雁,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重逢的喜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流转。
“指鸿边,楚尾吴头,一碧冥濛”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楚尾吴头,一片碧绿的远方,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苍凉不尽兴亡感,甚南朝梦短,北固城雄”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南朝的短暂繁荣与北固城的雄伟,都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思。
“渔笛歌残,又闻隔水疏钟”则通过渔人的笛声和远处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人生的无奈。
“斜阳落叶纷如扫,是东风、还是西风”描绘了夕阳西下,落叶纷飞的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东风或西风,象征着变化不定的命运。
最后,“且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表达了诗人想要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通过烹泉、枕石、高眠、鹤背看峰,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秋风西北来,偃蹇坐茅屋。
四壁无纤尘,当窗有书牍。
不问作者谁,启窗再三读。
一读意已骇,三读见衷曲。
忆昔年少时,心志各有蓄。
不意谬通籍,先君被薄禄。
朝夕望君起,如彼饥者谷。
我已罢馆职,君方屧官禄。
味苦不可人,旋车亦何促。
主上尧舜姿,旧章理当复。
平生稷契心,岂为世情覆。
尚期谨药石,慰此百姓蹙。
予也素蹇劣,兹志每中熟。
屡犯涵逊怀,几搆邪罔狱。
顾影苟不亏,于道果奚辱。
山水性所嗜,喧恢岂吾欲。
屈指君归来,三年但忽倏。
人生不满百,激励在初服。可似山中人,忘机泛?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