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
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
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
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
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
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
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
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
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
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
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
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
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
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
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
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詹友端所作,题为《溅玉亭》。诗中描绘了溅玉亭周围环境的壮丽与清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细腻。
诗的开头“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引用苏轼(东坡老)的豪言壮语,引出庐山(庐阜)的险峻之美,奠定了一种气势磅礴的基调。接着,“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则赞美了前人诗歌的璀璨光芒,难以被掩盖。
接下来的几句“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运用了一系列动态的意象,如飞龙破开翠绿的峡谷,水流声如同雷鸣,春天的花朵撞击着像圭璧一样的石头,雪花溅入窗户,生动地描绘了溅玉亭周边四季变换的壮丽景色。
“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则通过人物的感受,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敬畏与留恋。“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环境的纯净与超凡脱俗,仿佛误入了仙境。
最后,“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以琴高生(传说中的仙人)为例,表达了对能在此处修行成仙的向往与憧憬,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结合,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溅玉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和深邃性,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神话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老夫畏热饭不能,先生馈肉香倾城。
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红松明。
君家猪红腊前作,是时雪没吴山脚。
公子彭生初解缚,糟丘挽上凌烟阁。
却将一脔配两螯,世间真有杨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