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公无渡,舟中哭失声。
贾生悲赋鵩,太白爱骑鲸。
湖畔愁青草,堂前忆紫荆。
移家湘水曲,悽绝鹧鸪鸣。
一唱公无渡,舟中哭失声。
贾生悲赋鵩,太白爱骑鲸。
湖畔愁青草,堂前忆紫荆。
移家湘水曲,悽绝鹧鸪鸣。
这首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一唱公无渡,舟中哭失声”,开篇即以哀痛之音,描绘出亲人离世后,舟中之人痛哭失声的情景,直接渲染了悲伤氛围。接下来,“贾生悲赋鵩,太白爱骑鲸”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贾谊因鵩鸟入室而作《鵩鸟赋》,李白则有“骑鲸”之说,这里借以表达对逝者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思。
“湖畔愁青草,堂前忆紫荆”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哀伤的情绪。湖畔青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堂前紫荆则可能暗喻逝者家庭的温馨与美好,如今却只剩回忆,令人倍感凄凉。
“移家湘水曲,悽绝鹧鸪鸣”则是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想象,湘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忧伤与离别的河流,而鹧鸪的鸣叫在古代诗歌中往往与哀愁相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逝者最终归于宁静的画面,也通过自然界的哀鸣,强化了读者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具体场景和典故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黄山形势南如窝,四十馀里趋丹河。
年年七月八月雨,稻田瀰涨漫风波。
异时都水使者至,东开铁场分水势。
地绵力短功未成,尺一催归卒吞志。
旧画茫茫如弃井,百年遗恨如灰冷。
我来吊古更穷源,并水沿流至温岭。
岭之首尾少低昂,如衡称物锱铢强。
外即大海枕平麓,相去往往寻丈长。
天造地设巧乃尔,胡为弃此而取彼。
兴废成否抑有时,不独今非古皆是。
此来经营烦令君,便有异议争云云。
常情自古惮谋始,岂料疲秦终利秦。
叩阍凛凛疏三通,归社萧萧酒一钟。
龙卧高阳呼不醒,鹏飞北海去无踪。
无年及见安车召,有子能荒大国封。
想见功名心未死,亦随江汉去朝宗。
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
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
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
月寒濯足半溪玉,日净穿林两袖云。
吾生浪走踰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
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
千载此山端有期,翩翩清梦随君飞。
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