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观松风数里清。
丹井有泉仙迹在,玉书藏穴禹功成。
步虚夜月千峰静,投简春霖万壑盈。
述记贺知章手笔,题诗元相国声名。
结庐野客前溪住,采朮幽人绝顶行。
杉桧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坛明。
降仙台畔看云过,射的潭边听鹤鸣。
樵客多闻逢异事,洞天都不远重城。
林閒窗户尘难到,衣上烟岚暮自生。
不待照湖天子赐,欲将长往换浮荣。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观松风数里清。
丹井有泉仙迹在,玉书藏穴禹功成。
步虚夜月千峰静,投简春霖万壑盈。
述记贺知章手笔,题诗元相国声名。
结庐野客前溪住,采朮幽人绝顶行。
杉桧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坛明。
降仙台畔看云过,射的潭边听鹤鸣。
樵客多闻逢异事,洞天都不远重城。
林閒窗户尘难到,衣上烟岚暮自生。
不待照湖天子赐,欲将长往换浮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侃的《游龙瑞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超逸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泛舟秋水一湖平”以泛舟为起始,设定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接着,“入观松风数里清”则引出了山观之景,松风清新,更显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第三句“丹井有泉仙迹在”中的“丹井”和“仙迹”,隐喻着仙界与人间的交接,使得诗意更加神秘。紧接着,“玉书藏穴禹功成”则是对远古圣王禹的赞颂,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崇。
夜景描写“步虚夜月千峰静”,在静谧中捕捉到了山月交辉的美丽画面。再有“投简春霖万壑盈”则是对春天雨水滋润大地后的丰饶景象。
诗人不仅描绘自然,更融入了历史文化,如“述记贺知章手笔,题诗元相国声名”中所表现的,对唐代诗人贺知章和宰相元稹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
接下来的“结庐野客前溪住,采朮幽人绝顶行”,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以山林为伴,寻找心灵的宁静所在。随后,“杉桧影侵山殿冷,星辰光逼醮坛明”更是将这种超脱红尘的心境推向高潮。
“降仙台畔看云过,射的潭边听鹤鸣”,则是在描绘一种与仙界对话的意象,诗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中,与仙境相通。紧接着,“樵客多闻逢异事”中的“樵客”和“异事”,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探险的乐趣。
最后,“洞天都不远重城。林閒窗户尘难到,衣上烟岚暮自生。不待照湖天子赐,欲将长往换浮荣。”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价值的心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是一篇将山水田园诗意与古典文学情操完美结合的佳作。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
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
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
明年有闺阁,此样必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