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祠漠漠水烟空,好景当年付醉翁。
莫向荒芜歌水调,更无人泊藕花风。
丛祠漠漠水烟空,好景当年付醉翁。
莫向荒芜歌水调,更无人泊藕花风。
这首清代诗人刘应陛的《许州访欧公西湖不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景色。"丛祠漠漠水烟空",寥落的祠堂笼罩在淡淡的水汽中,显得空寂无人,暗示了访寻欧公(欧阳修)未果的遗憾。"好景当年付醉翁",暗指西湖往昔的美好风光曾是醉翁(欧阳修)赏心悦目的地方,如今却只能成为回忆。
"莫向荒芜歌水调",诗人劝告不要对着这荒芜之景再唱起欢快的水边歌曲,因为无人欣赏,这样的乐曲显得徒劳。"更无人泊藕花风",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冷清,连荷花在微风中摇曳都无人欣赏,渲染出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祠堂、水烟、荒芜和无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欧阳修式人文风雅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淡淡哀愁。
战城南,城南白骨高嶙峋。
胡风四边来,冥冥起黄尘。
但闻众鬼哭,不知何方人。有母倚闾,有妻捣衣。
逢人问信,不见汝归。年年寒食,家家悲啼。
有梦见汝面,无处寻汝尸。
战城南,哀复哀,乌鸦暮徘徊,啄肠向林飞。
颅箭无人取,惟有蚋蚁围。
嗟哉戍边人,到此莫思回。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千峰尽处日脚动,百鸟绝飞云色愁。
帆樯散乱点秋叶,蛟龙出没如猕猴。
天门荡久恐将裂,碣石漫过能不柔。
未知尾闾果安在,只见万水皆兼收。
将军教我认绝域,日本西户东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