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聚四部,时彦引六人。
不惟研经史,政务兼咨询。
固宜贞观治,几与成康臻。
弘文聚四部,时彦引六人。
不惟研经史,政务兼咨询。
固宜贞观治,几与成康臻。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十六)辟馆亲贤》。诗中描绘了皇帝广纳贤士,亲自接待,不仅深入研究经史典籍,还广泛咨询政务,以期达到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几乎与古代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的治理水平相媲美。
通过“弘文聚四部,时彦引六人”两句,可以看出皇帝广开言路,邀请众多才智之士前来,共同探讨学问和国家大事。接下来的“不惟研经史,政务兼咨询”,强调了皇帝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在政务上广泛听取意见,体现了他治国理政的全面性和开放性。
最后,“固宜贞观治,几与成康臻。”表达了对这种治理方式的肯定,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达到像贞观之治那样清明的政治局面,甚至接近于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那种理想化的盛世状态。整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远见卓识和治国理念。
粉席迎凉,彤云送暑,晚风初度红楼。
玉炉香篆,彩线络琼钩。
露脚斜飞鹊羽,明河泻、淡淡清流。
中宵静、黄姑织女,又值一岁秋。悠悠。
看此夜,方填银浪,旋解星裯。
渐月迷津渡,双盼难留。
虽是人间天上,离别处、一概都愁。
穿针罢、蛛丝未断,闲整玉搔头。
燕来迟,人去早。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关山同是天涯,年来领尽秋凉意。
玉阶伫立,银河净洗,千重云水。
梦断金台,潮生黄浦,归期仍滞。
偏素娥耐冷,良宵皓月,抛撇在,离愁里。
又况画屏无睡。对瑶花、香飘仙桂。
幔亭张乐,秦箫听否,人间何世。
水调铜琶,清辉玉臂,几时同倚。
怪文鸳夜夜,双栖不管,羁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