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清泠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一脉清泠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诗人以"一脉清泠何所之"开篇,展现了对自然中流水源头的探寻与好奇。"萦莎漱藓入僧池"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间泉水缓缓流入僧人居住的池塘的情景,"萦莎"二字生动地勾勒出水草交织的画面。
接着,"云边野客穷来处"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与远行,"石上寒猿见落时"则以猿啼寒声象征着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清感。
在下片,"聚沫绕崖残雪在"继续渲染了冬日山间的寂寥与静谧,而"迸流穿树堕花随"则描写了泉水不顾寒冷,依旧跳跃流淌,带动着落叶与碎花,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展开。
最后,"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水之美的享受和留恋,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不复远寻皇子陂"中虽有遗憾,却更多地流露出了一种归于自然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山泉、野客、寒猿等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的独特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