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山泉》
《石门山泉》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脉清泠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ménshānquán
táng / zhèng

màiqīnglěngsuǒzhīyíngshāshùxiǎnsēngchí
yúnbiānqióngláichù

shíshànghányuánjiànluòshí
ràocánxuězàibèngliú穿chuānshùduòhuāsuí

yānchūnwǎnxiányínyuǎnxúnhuángbēi

翻译
一股清凉的水流要去向哪里,它环绕着莎草和苔藓流入僧人所用的池塘。
山边的游人来到这荒凉之地,石上的寒猿看到水滴落下时也感到凄凉。
积聚的泡沫围绕着悬崖,残留的雪在其中,流水穿过树木,花瓣随之飘落。
在烟雾弥漫的春天和雨后的傍晚,我悠闲地吟咏离去,不再去寻找那遥远的皇子陂。
注释
清泠:形容水清澈冷冽。
萦莎漱藓:环绕莎草和苔藓。
野客:野外的游客或过客。
皇子陂:可能指一处名胜古迹或湖泊。
鉴赏

诗人以"一脉清泠何所之"开篇,展现了对自然中流水源头的探寻与好奇。"萦莎漱藓入僧池"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间泉水缓缓流入僧人居住的池塘的情景,"萦莎"二字生动地勾勒出水草交织的画面。

接着,"云边野客穷来处"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与远行,"石上寒猿见落时"则以猿啼寒声象征着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清感。

在下片,"聚沫绕崖残雪在"继续渲染了冬日山间的寂寥与静谧,而"迸流穿树堕花随"则描写了泉水不顾寒冷,依旧跳跃流淌,带动着落叶与碎花,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展开。

最后,"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水之美的享受和留恋,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不复远寻皇子陂"中虽有遗憾,却更多地流露出了一种归于自然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山泉、野客、寒猿等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社寮杂诗·其三

珥珰渐贯耳轮宽,肩际垂垂两肉环。

待得周环容径尺,便誇气概向人寰。

(0)

澎湖八景

黛染西山雨乍晴,遥天一抹晚霞横。

澄鲜色胜铺文绮,缥缈标疑建赤城。

野鹜点残随断续,沙鸥界破觉分明。

斑斓光射丹崖上,好倩关荆浣笔成。

(0)

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其二

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

(0)

留别·其二

我本迂疏旧楚狂,雪泥鸿爪印他乡。

自惭不系苍生望,祇有冰心照此方。

(0)

惠献贝子功德诗八章寄呈德济齐制府并序·其八

紫泥书札凤鸾驰,诏予贤良再立祠。

海国瞻依同怙冒,瑶林郁积发孙枝。

香升俎豆烝尝远,节制东南棨戟移。

我亦州民叨厦庇,咏恩聊继瓠蒲诗。

(0)

台湾纪巡诗·其二十七

观音山径几湾环,罗汉门边虎豹关。

笑指当年空守戍,但知深谷有乌蛮。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