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
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长棻所作,名为《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官员持节风清、公正无私的赞美,以及对其在治理地方、教化百姓方面的高度评价。
首句“持节风清识玉堂”,以“持节”形容官员的正直与清廉,犹如玉堂之气,清雅脱俗。接着,“惊涛直下海天苍”运用比喻手法,将官员的决策和行动比作直冲云霄的惊涛,展现出其果敢决断的领导力。
“望公如岁深饥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切期待,如同久旱逢甘霖,渴望得到及时的援助和指导。接下来,“训士通经化莠良”赞扬了官员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教育和道德教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民众得以成长进步。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官员的政绩不仅局限于一地,而是惠及更广阔的区域,如同古代的名臣一样,他们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并且影响深远。
最后,“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衷心感激之情,希望像跟随车后的雨水一样,为官员的事业提供持续的支持;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希望在官员的领导下,能够种植更多的桑树,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官员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草窗万物生意凝,梅花岂惮霜与冰。
平生不解作倾国,古淡只随真本色。
春风自许先群芳,岂是群芳同未得。
古今何许真赏难,风花荡满青骢鞍。
万紫千红总佳兴,老眼梅花肯孤暝。
乾坤此意君且思,物各付物谁大知。
春暮辞朝秋暮还,殷勤恋主畏间关。
雄躯谋国容先瘦,谠论匡时舍渐艰。
三载别来留半夕,一湾送去隔千山。
独怜衰鬓飘萍梗,目断归帆泪暗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