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
《秋》全文
明 / 黄圣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忽觉空阶下,凉飙到叶声。

似乘残雨入,时唤一虫鸣。

楚曲青兰怨,吴衫白苧轻。

所思千万里,萧飒最关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凉爽和寂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的独特感悟。

首句“忽觉空阶下,凉飙到叶声”,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秋天的气息,感受到从空中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突然的感知,让读者仿佛也置身于那片静谧之中,感受到了初秋的凉意。

接着,“似乘残雨入,时唤一虫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和谐。雨水渐止,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偶尔传来一两声虫鸣,打破了夜的沉寂,却又不失和谐,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

“楚曲青兰怨,吴衫白苧轻”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楚曲,常指楚地的音乐或诗歌,这里可能暗含了对远方或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青兰,象征着高洁和清雅,而“怨”字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吴衫白苧轻,则可能是对某种轻盈、纯净之物的向往,或是对某种简单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最后,“所思千万里,萧飒最关情”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的心灵似乎与千万里的距离相连,那些遥远的记忆和思念,如同秋日的萧瑟,触动着内心的柔软之处。这里的“萧飒”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更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波动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那份悠远而深情的思绪。

作者介绍

黄圣年
朝代:明

黄圣年,字逢永,号石佣,又号大药山人。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授湖广当阳教谕。以足疾归。与陈子壮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卒年六十二。生平好学能文,与其兄圣期少受庭训,著述甚富,尤工书法。有《墙东草》《壬游草》《薜蕊斋》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猜你喜欢

中宿峡

江风流轻帆,入峡忽瞬息。

二禺突兀来,瞥眼若新觌。

羲轮晨无光,天瘦壁面窄。

阴崖蓄孤高,势与阳崖敌。

草木胎精华,暮冬见春色。

苍茫云水间,气候太古积。

夙闻二帝子,高栖有遗宅。

截竹鸣鸾凰,天吹空遥忆。

葛洪与达摩,窅窱仙佛迹。

孙恪亦奇缘,归猿何由觅。

胜事烟云流,往辄成故昔。

予亦片时客,百年几览历。

风尘念前途,对景倍珍惜。

长羡飞来僧,真机守静默。

(0)

月夜泛舟

遥峰几叠暮云含,独泛扁舟下碧潭。

两岸渔歌一溪月,烟波深处梦江南。

(0)

晓发施秉·其二

宿雾迷深林,飒飒疑风雨。

朝曦射重冈,历历见村坞。

小邑石为田,念此农民苦。

所欣俗淳朴,萧然似太古。

(0)

沅州对月怀都门故人

秋色满芳草,虫声生暮寒。

沅江一片月,燕市几人看。

忆昔同清赏,衔杯每夜阑。

西风知我意,吹梦到长安。

(0)

海幢寺

城市忽已隔,林泉遂见招。

盈盈涉珠江,望眼增迢遥。

小艇呼蜑人,驾以木兰桡。

僧雏解好事,为我茶瓜要。

入门优昙香,花雨氤氲飘。

长林蔽修景,天籁鸣刁调。

塔铃语云何,如听风过箫。

比邱三五辈,宴坐围松寮。

一闻梵呗宣,余声静不嚣。

俄顷铿华钟,汩起沧江潮。

冯夷跋浪舞,灵怪争来朝。

神鱼似衔珠,鲛人或献绡。

所过皆殊境,顿觉心神超。

始知青莲宇,变幻非意料。

栖栖尘土中,无乃同鹪鹩。

(0)

肇庆舟中

朱曦得残暑,金风吹觉善。

牵事心不宁,身倏为之转。

荡舟过曲坞,潮自为深浅。

息虑敛烦襟,孤鸿入绣巘。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