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开篇“偶脱尘中一梦阑”即设定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暂时逃离和一种精神上的解放。接着,“欲穷幽事遍寻山”则显露出诗人对于深邃哲理或自然之谜的探索与渴望,这种探求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涉及心灵的深处。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尽管身处尘世之中,仍旧有鸡虫的声音打扰,但诗人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以老僧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对待俗世烦恼的态度。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两句,更是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合,通过秋夜的花香和清晨的山月,营造出一种淡远而深邃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在大自然面前,不仅感受到灵感的涌动,更有种对命运的不屑和超脱之情。这里的“未信天于我辈悭”表达了一种对世界不完全认同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路历程。
蠡城五月雨丝密,湿云压檐黑如漆。
街头到处水绕门,路上行人泥没膝。
舟子舣岸如蛎房,两月何曾脱蓑笠。
上年秋涨淹禾苗,农家比户吞声泣。
卖丝粜谷望今年,谁道夏霪甚畴昔。
一片洪涛浮太清,天风未吹海已立。
麰麦方熟尽生耳,陂塘总决江湖一。
侵晨插秧水浸畦,薄暮归耕船入室。
盎中粟罄妇儿啼,官吏催粮如火急。
卖男贴妇安足悲,时有龚黄当见恤。
至元一幅鹅溪绢,四尺不满三尺余。
翰林承旨颇好事,绘取击鞠为斯图。
不知王者是何代,紫棱白面苍虬须。
手提青丝绿玉策,据鞍顾盼神睢于。
左右布列数猛士,衔竿挟杖纷骑驴。
一球委地不得掇,四面击者群争趋。
驴蹄骄蹴势欲动,蹀躞腾遝精神殊。
我闻轩辕习武士,沙虫猿鹤皆前躯。
一击能令力牧怒,蚩尤涿鹿功煌如。
吁嗟王孙际龙战,绘此毋乃含欷歔。
方今海宇尽混一,虎皮盖藏金仆姑。
《云门》既奏泰阶平,纵有筑鞠非兵符。
此图不用示天下,只合简册供清娱,衔竿挟策胡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