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玉笥邑父师入觐二首·其二》
《送张玉笥邑父师入觐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酌水沉香又一时,石仙城下拜生祠。

于今市贩和耕妇,不暇江头祀隐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酌水沉香”、“石仙城下拜生祠”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祭祀活动。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于今市贩和耕妇”,意指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特别是商人和农妇,他们忙于生计,无暇在江边祭祀隐士,暗示了时代变迁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黎遂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历史长河中文化习俗的流转与变迁,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通过对比古代的祭祀仪式与现代人们忙碌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取代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价值的珍视与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社会生活的画卷,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端午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五

珠箔轻明暑气微,静披图史监前徽。

堪嗤唐室耽游燕,谩借裙襦作妓衣。

(0)

嘉定六年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其四

玉梭织就衮龙衣,已奉君王泰畤祠。

准拟腰舆临茧馆,清明前后浴蚕时。

(0)

浦城劝粜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

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

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

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

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

米斗三百馀,独收七十二。

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

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

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

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

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

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

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

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

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

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

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

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

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

惟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

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

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

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

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0)

上册宝十三首.酌献用《明安》

旨酒嘉栗,有飶其香。衎我淑灵,歆此令芳。

德贻彤管,号正椒房。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0)

殢人娇·其一

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

罗巾掩泪,任粉痕沾污。争奈向、千留万留不住。

玉酒频倾,宿眉愁聚。空肠断、宝筝弦柱。

人间后会,又不知何处。魂梦里、也须时时飞去。

(0)

鹧鸪天·其十

金碧觚棱斗极边。集英深殿听胪传。

齐开雉扇双分影,不动金炉一喷烟。

红锦地,碧罗天。升平楼上语喧喧。

依稀曾听钧天奏,耳冷人间四十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