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诸儒在,苟卿最老师。
斯文无菽粟,吾道望耘耔。
酌酒临香浦,安花在接䍦。
琴中有先哲,相见抚弦时。
稷下诸儒在,苟卿最老师。
斯文无菽粟,吾道望耘耔。
酌酒临香浦,安花在接䍦。
琴中有先哲,相见抚弦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黄太史(其二)》。诗中以稷下诸儒和荀子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问的尊崇。首联“稷下诸儒在,苟卿最老师”点出稷下学宫的历史背景,荀子作为儒家大师的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斯文无菽粟,吾道望耘耔”两句,借以表达对学问与道德的重视,强调了精神食粮的重要性。
“酌酒临香浦,安花在接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温馨氛围,通过饮酒赏花,寄托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最后,“琴中有先哲,相见抚弦时”则升华了主题,将友情与学问紧密结合,即使分别,心中仍存有共同追求的智慧与道德,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也蕴含了对学问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佳作。
惟尔大宝元龟,集虚洞玄。吐纳精气,介虫之仙。
衡曳五尾,蹒跚而前。皮肌鳞鳞,支节连蜷。
若倾耳以屡听,闻足音之跫然。
不用世以蕲求,固有觌于几先。
其德孔明,其心善渊。形质已异,而神独全。
尔不自衒,人其舍旃。
持以为圣人寿,如其年如其年。
衰年足趺冷,火缶不少离。
投我双青鞋,针迹匀且致。
跫然试幽步,蹈履必雅地。
出户复入门,徘徊感嘉遗。
将非尚方舄,飘飘有仙气。
岁晚动行色,远道随所至。
南北岐路多,邅回来不易。
庶将黄石书,报君圮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