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飞来湖上峰,中有石穴藏蛟龙。
山僧留客共清夜,竹炉怒吼松涛风。
忽疑坐我天竺下,眉间秀色浮葱茏。
借尔摩尼如意珠,听师波罗谈苦空。
与开心孔见真性,随方应现无不从。
何年飞来湖上峰,中有石穴藏蛟龙。
山僧留客共清夜,竹炉怒吼松涛风。
忽疑坐我天竺下,眉间秀色浮葱茏。
借尔摩尼如意珠,听师波罗谈苦空。
与开心孔见真性,随方应现无不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湖光山色画面。首句以问句起笔,引发读者对湖上峰来历的好奇,峰中石穴深藏蛟龙,增添了神秘感。接着,山僧邀请客人共享清夜,竹炉燃烧的火光与松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印度的天竺寺中,感受到秀美的山色和禅意。
诗人向山僧借用佛珠,聆听其讲述佛法的空灵与苦修,这象征着寻求真理的心境。通过这样的交流,诗人得以洞见真性,认识到万物随缘应化的道理。整首诗以湖上峰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禅宗意境,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庄生述天理,老固当念佚。
举世用自劳,谁能以为必。
我公谢鼎司,嗣子都华秩。
代言辍帝右,作藩辅王室。
承颜向兹地,园宇乐永日。
佳树发已繁,脩竹移未密。
春禽时弄吭,清景付吟笔。
朱金待金构,荣美安与匹。
今年重阳公欲来,旋种中庭已开菊。
黄金碎剪千万层,小树婆娑嘉趣足。
鬓头插蕊惜光煇,酒面浮英爱芬馥。
旋种旋摘趁时候,相笑相寻不拘束。
各看华发已垂颠,岂更少年苔色绿。
自兹七十有三日,公又连镳入余屋。
阶傍犹见旧枯丛,根底青芽欢催促。
但能置酒与公酌,独欠琵琶弹啄木。
所叹坐客尽豪英,槐上冻鸱偷侧目。
盘中有肉鸱伺之,乌鸟不知啼觜曲。
诸公醉思索笔吟,吾儿暗写千毫秃。
明日持诗小吏忙,未解宿酲聊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