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席上看弄丸歌》
《席上看弄丸歌》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古风

临淄即墨天下闻,斗鸡走狗纷如云。

我来作客喜结构,唇舌不减楼君卿。

银花之脯八带鱼,主人邀我饮半醺。

当筵少年击鼍鼓,更一少年袒臂舞。

足下红锦靴,腰间五绝组。

手持一丸摩云端,一丸未落复一丸。

双丸将落承以顶,须臾重入云中看。

更出七丸在肘后,两手承蜩左复右。

旁有少年拍手嗤,大言此技安足奇。

摩顶至地身倒悬,以足弄丸目不施。

七丸上下声相击,击声一依鼓为节。

是时我醉不欲眠,纷纷罗袖屏前列。

(0)
鉴赏

这首《席上看弄丸歌》描绘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席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风华与豪情。诗中的“临淄即墨”暗示了宴会地点的繁华,而“斗鸡走狗纷如云”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宴会上宾客们的活跃气氛。诗人自述来访,虽身为客人,却能与主人及在场的宾客们畅谈无阻,显示出其社交能力与口才之佳。

宴席上的美食“银花之脯八带鱼”与“主人邀我饮半醺”,不仅体现了宴席的丰盛,也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随后,诗人描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弄丸者”,他手持丸子,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从“摩云端”到“承以顶”,再到“击声一依鼓为节”,一系列的动作展示了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对节奏的精准把握。最后,表演者甚至能在“摩顶至地身倒悬”的情况下,以脚弄丸,这无疑是对身体协调性和控制力的极致挑战。

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感与活力,尤其是“旁有少年拍手嗤,大言此技安足奇”一句,既表现了周围观众的惊叹与赞赏,也侧面反映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而诗人“我醉不欲眠”的状态,则表达了他对这场盛宴的深深陶醉,以及对表演者技艺的由衷敬佩。

综上所述,《席上看弄丸歌》不仅是一首对古代宴席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表演艺术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技艺与精神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于技艺之美、生活之乐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再赠

黄金在手亦能挥,争奈无钱自忍饥。

未得酬君钱百万,且先持此一篇诗。

(0)

东山招复古

闻道广文客,东来欲载书。

志勤甘淡薄,情旧免生疏。

野饭多无菜,溪羹或有鱼。

小心新买得,且遂带经锄。

(0)

寄题三灵山程先生瑞墨阁

翼舒层构倚云霞,日下无双处士家。

千叠灵山横琬琰,八分宸笔动龙蛇。

趋庭素业皆黄卷,揭版新诗半碧纱。

我倦迷津欲归老,赖君曾为指仙槎。

(0)

獐猿

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

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

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

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

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

曾随麋鹿藉芳草,更倚白云听啸声。

(0)

雨中即事简二友·其五

箨龙厌俗托孙儿,隔砌相过人不知。

借宅敲门太多事,胡床竟日对漪漪。

(0)

越江之岸人家皆临水种竹叠石作径其屋萧然嗟今齿发踰壮方坐兵火惊焚安得一居如此见之不胜馋慕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时有轻船过卖鱼。

卜筑他年期效此,更添数架古人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