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迎杖发,一路落橙花。
复被鸟声引,溪南人几家。
暄风吹日动,细水向田斜。
即事可深悔,平生白鼻騧。
林香迎杖发,一路落橙花。
复被鸟声引,溪南人几家。
暄风吹日动,细水向田斜。
即事可深悔,平生白鼻騧。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溪边行进时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林香迎杖发”,以“林香”点出春意盎然,香气扑鼻,仿佛连手中的拐杖都沾染了这份清新。接着,“一路落橙花”则展现了沿途橙花飘落的景象,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复被鸟声引,溪南人几家”两句,通过鸟鸣声的引导,将视线引向溪南,那里是几户人家的所在,宁静而和谐,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这种由远及近,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自然界的动态美。“暄风吹日动,细水向田斜”,春风轻拂,阳光摇曳,溪水缓缓流向田野,斜斜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斜”字不仅描绘了水流的方向,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最后,“即事可深悔,平生白鼻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感慨。在享受眼前美景的同时,也不免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可能包含了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对过去选择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或忧虑。这一句以“白鼻騧”(一种马)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主题,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秋天雨滴庭中水,水上漂漂见沤起。
前者已灭后者生,前后相续何穷已。
本因雨滴水成沤,还缘风激沤归水。
不知沤水性无殊,随他转变将为异。
外明莹,内含虚,内外胧若宝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及乎动著又如无。
有无动静事难明,无相之中有相形。
祇知沤向水中出,岂知水不从沤生。
权将沤水类馀身,五蕴虚攒假立人。
能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喜从林下会,还忆府中贤。
石门云路里,花宫玉笥前。
日移侵岸竹,溪引出山泉。
猿饮无人处,琴听浅溜边。
黄粱谁共饭,香茗忆同煎。
暂与真僧对,遥知静者便。
清言皆亹亹,佳句又翩翩。
竟日怀君子,沉吟对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