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城闉路,来寻处士家。
门幽驯暗雀,庭煖舞高花。
斗室罗元象,空山老赤骅。
读书师古哲,晚岁健弥加。
残雪城闉路,来寻处士家。
门幽驯暗雀,庭煖舞高花。
斗室罗元象,空山老赤骅。
读书师古哲,晚岁健弥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残雪城闉路”,以“残雪”点明季节,暗示冬末春初之际,以“城闉路”勾勒出一条通往城市的郊外小径,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来寻处士家”一句,直接点明了访客的目的地——一位隐居的贤士之家。
“门幽驯暗雀,庭煖舞高花。”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门内与门外的不同景象。门外是“驯暗雀”,即驯服的暗色小鸟,象征着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而门内则是“庭煖舞高花”,暖阳照耀下的高大花朵在庭院中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主人的高洁与雅致。
“斗室罗元象,空山老赤骅。”进一步展示了主人的生活环境和情趣。斗室虽小,却布置得充满古朴的文人气息,罗列着各种古代的典籍与艺术品;而“空山老赤骅”则可能是指主人有一匹老马,或是一种借喻,象征主人虽身处空旷之地,但内心充满力量与坚韧。
最后,“读书师古哲,晚岁健弥加。”点明了主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以读书为乐,师法古代的智者,即使到了晚年,依然精神饱满,活力不减。这不仅是对主人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那种追求知识、崇尚古训、保持晚节的生活方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之美、自然之趣以及主人高洁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
归袖曾攀墙外子,征鞍又拂雪中花。
往来应被江梅笑,笑我经年不在家。
人言南山巅,烟云耸楼观。
俯瞰了坤倪,仰攀接天汉。
勇往愧未能,长吟湘水畔。
兹来渺遐思,风雪岂中断。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昼叹。
我闻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阴沴驱层霄,杲日丽旭旦。
决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