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
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
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
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
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
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
这首挽仁宗皇帝词(其二)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通过对帝王丧葬之礼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敬意。诗中以“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开篇,将帝王归葬山陵的场景与哀痛之情融为一体,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寿原三圣接,神驾万灵驰”两句,通过想象帝王灵魂与三圣相会,神驾引领万灵的景象,表达了对帝王功德的颂扬和对其灵魂升天的祝愿。
“怨入笳箫曲,威陈剑舄仪”则描绘了丧礼中的音乐与仪仗,笳箫之声中蕴含着哀怨之情,而剑舄仪仗则体现了帝王生前的威严与尊贵。最后,“空留人马迹,不复到瑶池”以人马的足迹消失,瑶池不再为题,寓意帝王虽已离世,但其影响与记忆犹存人间,表达了对帝王的深切怀念与永恒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丧葬礼仪的庄重与哀思,也寄托了对帝王功德的追忆与赞美,是悼念帝王之作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