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九十五》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九十五》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夜来积霪涨,浩与田麦平。

绕田有大河,乱草河中生。

岸高难下泄,壅之故上停。

陆沈马安涉,河坦翻足行。

石桥峻千丈,过马疑入城。

沧桑在人世,颠倒谁能凭?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雨后积水与田地齐平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诗人通过“夜来积霪涨”一句,巧妙地将夜晚的雨水积累与田地的水位上升联系起来,形象地展示了雨水对农田的影响。接着,“浩与田麦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积水的广泛和严重程度,使得田地与麦苗仿佛处于同一水平面,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绕田有大河,乱草河中生”两句,不仅描绘了河流环绕田地的场景,还通过“乱草”这一细节,暗示了河水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的状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随后,“岸高难下泄,壅之故上停”揭示了河水无法顺畅流动的原因,即河岸过高导致水流受阻,河水被迫停留在较高位置,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平衡与冲突。

“陆沈马安涉,河坦翻足行”则通过对比陆地与河流的状态,展现了洪水带来的不便与危险。陆地因积水而变得难以通行,而河流却因为水位上升而变得更加平坦,人们反而能在河中行走,这种反常的现象反映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不可预测性。

最后,“石桥峻千丈,过马疑入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桥的高度,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渺小与无助。“沧桑在人世,颠倒谁能凭?”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刺麻屯晓发

旅宿难成寐,催装趁早行。

疏灯孤店冷,残月五更明。

冒曙人无语,冲寒马有声。

途长时畏雨,切切望秋晴。

(0)

关右道中杂诗·其一

征鞭且止莫频挥,徙倚车中望翠微。

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

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

(0)

望医巫闾山·其三

山上何所有,言有望海堂。

昔有耶律氏,读书山之阳。

高名标史册,让德迈寻常。

大地涵灵秀,阅世产贤良。

贺公乃继起,进退慎行藏。

盗贼俱遵化,干戈靖一乡。

管公避魏乱,龙头姓名芳。

何如参性道,后学见羹墙。

驱车过山侧,极目引领望。

古人不可作,临风慨以慷。

(0)

落叶·其二

山坳隐隐露人家,大树连云锁晚霞。

此日谈空无片叶,来春仍作满林花。

偶来杏坞思春燕,莫对寒枝恨暮鸦。

落向波间漂水上,圣人会意作浮槎。

(0)

庚寅元日·其二

香薰小屋暖于春,静掩双扉远俗尘。

家政宏规思率旧,文章花样喜从新。

大苏谑世惟谈鬼,小谢怜才更奖人。

一卷经书读未尽,车声门外又粼粼。

(0)

四围峰峦秀峛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祇自芳·其三

南山有松柏,郁郁百千寻。

云中耸干直,岭上结根深。

饱沾雨露润,坚成铁石心。

充作栋梁材,巨室独胜任。

寄语众桃李,莫急出山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