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寻真羡十洲,崆峒奇胜倚天浮。
泉流瀑布千溪润,云护丹丘万壑幽。
壁上苍苔浑岁月,洞中瑶草度春秋。
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
岭外春风摇皂盖,樽前柏叶映貂裘。
使君问俗凭多睱,乘兴登临属壮游。
何事寻真羡十洲,崆峒奇胜倚天浮。
泉流瀑布千溪润,云护丹丘万壑幽。
壁上苍苔浑岁月,洞中瑶草度春秋。
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
岭外春风摇皂盖,樽前柏叶映貂裘。
使君问俗凭多睱,乘兴登临属壮游。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岩的壮丽景色与深厚历史感。诗人以“何事寻真羡十洲,崆峒奇胜倚天浮”开篇,将崆峒岩的奇景比作仙境,令人向往。接下来,“泉流瀑布千溪润,云护丹丘万壑幽”两句,生动展现了水的灵动与山的静谧之美,瀑布流淌,溪水滋润,云雾缭绕,丹丘隐秘,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壁上苍苔浑岁月,洞中瑶草度春秋”则通过苍苔与瑶草,暗示了崆峒岩悠久的历史与四季更迭的自然循环,充满了时间的厚重感。而“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则进一步渲染了崆峒岩的神秘与清幽,仿佛紫气从峰顶飘散,嵩室的清静在眼中尽收。
“岭外春风摇皂盖,樽前柏叶映貂裘”描绘了春天岭外的景象与宴饮时的场景,皂盖随风摇曳,柏叶映照着貂裘,既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人物的雅致与豪情。最后,“使君问俗凭多暇,乘兴登临属壮游”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好奇与欣赏,以及自己因兴致所至而进行的游览,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崆峒岩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青旆摇风,朱帘漏月黄昏早。
蓬山万叠忽蜚来,上有千灯照。和气祥烟缭绕。
映琼楼、五云缥缈。青裙缟袂,乱吹繁弦,九衢欢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领春光到。
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来仙岛。信道邦人见少。
彷佛似、皇都春好。明年只恐,鳌山扈从,随班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