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眉州》
《眉州》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文华要是山川气,看到眉州四海空。

尊者庵前双石笋,令人真见两苏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izhōu
sòng / sūnyìngshí

wénhuáyàoshìshānchuānkàndàoméizhōuhǎikōng

zūnzhěānqiánshuāngshísǔnlìngrénzhēnjiànliǎnggōng

注释
文华:形容人的才华或文化气息。
山川气:自然的雄浑之气,也可指人文景观的气势。
眉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一带。
四海空:形容视野开阔,四周空旷。
尊者庵:对僧人的尊称,庵指小庙。
双石笋:两根独立的石柱或奇特的石头,形状像笋。
两苏公: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洵父子,他们在眉州有故居。
翻译
文华如同山川的灵气
遥望眉州大地空旷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眉山之美的赞叹,以及诗人通过景物联想到历史人物的典范。"文华要是山川气"表明眉州山水蕴含着文化的气质,"看到眉州四海空"则展现了眉州开阔的视野和包容性。"尊者庵前双石笋"中的"尊者庵"可能指的是古代名人的居所,而"双石笋"则是那里的自然景观。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典雅的境界。

最后,"令人真见两苏公"表达了诗人通过这种环境联想到了历史上的文学巨匠苏轼和苏辙,他们在中国文學史上被并称为“二苏”,以其才华横溢、文词并茂而著名。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景致让人仿佛能够真切地看到这两位伟大的文学家。通过这样的联想,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颂扬了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和历史人物的精神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捕捉了眉州的山水之美,并将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崔驸马养鹤

身闲无事称高情,已有人间章句名。

求得鹤来教剪翅,望仙台下亦将行。

(0)

和皮陆酒病偶作

白编椰席镂冰明,应助杨青解宿酲。

难继二贤金玉唱,可怜空作断猿声。

(0)

崔尚书挽词

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

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

鸣玉游三省,摐金侍九重。

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0)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其三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

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0)

玄珠歌·其四

多恃聪明强是非,纵闻法要亦相违。

若能不出长生宝,结作玄珠透紫微。

(0)

题灵山寺

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

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

湖平幽径近,船泊夜灯微。

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