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影倒,始知邻桂和秋老。
花香不惜夜深留,况复宵分月逾好。
清樽与月两相亲,相将劝影各沾唇。
把卮对月无良友,烂熳独醉非天真。
故人别后离悰恝,思君酒尽杯空冽。
新诗寄我如见君,照人胸臆犹明月。
天南望月生远愁,江山万里一金瓯。
与君同是悠悠者,摇落空山空几秋。
银河海上横秋碧,微辨三峰两峰出。
遥知此夜月明中,高枕孤吟破岑寂。
中庭地白树影倒,始知邻桂和秋老。
花香不惜夜深留,况复宵分月逾好。
清樽与月两相亲,相将劝影各沾唇。
把卮对月无良友,烂熳独醉非天真。
故人别后离悰恝,思君酒尽杯空冽。
新诗寄我如见君,照人胸臆犹明月。
天南望月生远愁,江山万里一金瓯。
与君同是悠悠者,摇落空山空几秋。
银河海上横秋碧,微辨三峰两峰出。
遥知此夜月明中,高枕孤吟破岑寂。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月的深情对话,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中庭地白树影倒”以简洁之笔勾勒出月光洒满庭院的静谧景象,树影在月光下倒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始知邻桂和秋老”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花香不惜夜深留,况复宵分月逾好。”这两句通过花香与月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的流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接下来,“清樽与月两相亲,相将劝影各沾唇。”诗人以酒与月为伴,借酒浇愁,与月影互动,体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把卮对月无良友,烂熳独醉非天真。”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月色时的孤独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自我释放的状态。接下来,“故人别后离悰恝,思君酒尽杯空冽。”诗人回忆起与好友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即使酒尽杯空,心中的思念依旧难以消散。
“新诗寄我如见君,照人胸臆犹明月。”诗人通过寄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仿佛与远方的朋友面对面交谈,心灵得到了慰藉。最后,“天南望月生远愁,江山万里一金瓯。”诗人站在天南之地,望着明月,心中涌起对远方的忧愁,但又以广阔的江山比喻心中的宽广胸怀。
“与君同是悠悠者,摇落空山空几秋。”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不同之处,但都如同漂泊的游子,共同经历着岁月的流逝。结尾“银河海上横秋碧,微辨三峰两峰出。”以银河与山峰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孤独、思念等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少喜摹刻稍废事,介节见之戒勿为。
所见常疑后者胜,皖浙虽盛难诡隋。
近年古鉥益竞出,始知秦汉犹莫追。
直学古人法不尽,何取派别相瑕疵。
成邸旧蓄号至博,松月收集犹多奇。
我虽弃去心终喜,当世苦铁称老师。
吾印八九出吴手,朴雅视古无愧辞。
此编新异又最晚,风行一世夫何疑。
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
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
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
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
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往时慎论人,自谓不轻许。
岂知无一中,非璞故为鼠。
过言虽可惭,扪舌驷何补。
正欲章吾妄,且以戒群竖。
文字都莫删,留待天下数。
冥冥易堕行,敢责平生语。
披猖既不返,悯默将谁与?
揽辔待澄清,晚盖或有取。
五年在梦中,未得山入眼。今朝忽惊觉,对此高?嵼。
数峰石戴土,翠色耀近远。
长松约万株,重叠倚云阪。
希文留祠宇,门外春水满。
石桥缘曲折,小阁昔止辇。
老树俨侍臣,离立根抱藓。
盂泉声掩抑,踟蹰红将陨。
徘徊各无语,望古空一泫。
九原谁与归,高义仰天篆。
适从何来如有亡,坐定追省尝此堂。
瘿公为我道前辈,谛视斋榜增悽伤。
京曹风味略似旧,城南啸咏饶锋铓。
戊庚以来几陵谷,诸子何恋能徜徉。
春非我春人非人,莫及国论相否臧。
九衢东风塞荆棘,铜驼索靖徒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