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犯渡江云》
《三犯渡江云》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渡江云

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0)
鉴赏

这首《三犯渡江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冬日山水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溪流的清澈、梅竹掩映的幽静以及鸥鸟、梵钟、渔笛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雪销溪路净”,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纯净与清新,雪化之后,溪流更加清澈,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础。接着,“梅深竹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梅花与翠竹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机。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这一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描绘了舟行水上,云随风动,近处的梅香扑鼻而来,占据了整个水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野鸥引领着词人穿过小桥,几棵树的枝叶交错,仿佛是自然界的指引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词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思绪随着黄昏中的乌鸦飘散,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夜幕降临,梵钟声打破寂静,渔笛声悠扬,月光洒在树林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禅意的夜晚景象。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词人邀请着一位穿着翠色衣袖的女子,一同倚靠在霜花之上,共同欣赏这冬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词人提到自己习惯于负壶行走,多年以来,芦花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景物之一,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最后,词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能只是梦境中的幻影,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和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其一

不爱其身过易于,尽判一死外无馀。

麒麟阁上没公议,却把芳名最后书。

(0)

和登楼晚望·其一

远山寒暮景,无事试登楼。

泛渚鸥终日,书空雁迎秋。

朱帘高卷□,雨渡自横舟。

望极到何许,水穷天尽头。

(0)

和暮秋闻雁有怀·其二

有腹夫谁肯贮愁,笑他宋玉浪悲秋。

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

(0)

和晚醉金楼

少年曾客帝王州,醉倒不知何处楼。

厌饮清欢成逐夜,时邀明月入帘钩。

(0)

绝命偈

六十二年皮袋,放下了无挂碍。

青天明月一轮,万古逍遥自在。

(0)

大涤洞留题·其一

坡老吟来今几龄,翠蛟飞舞若天成。

栏干小倚挥觞处,最爱泉声乱雨声。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