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正春孟,溪头黄柳芽。
相思满芳草,独自照残花。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上楼无别望,归路向西斜。
别后正春孟,溪头黄柳芽。
相思满芳草,独自照残花。
晚树秦川阔,黄云瘴海赊。
上楼无别望,归路向西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次韵酬张择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春日景象和个人情感。首句“别后正春孟”点明了季节,暗示离别之感;“溪头黄柳芽”以溪边初生的柳叶象征生机和离愁。接下来,“相思满芳草”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而“独自照残花”则寓情于景,借落花自怜,凸显孤独之情。
“晚树秦川阔”描绘了开阔的秦川大地,晚景中树木显得更加辽远,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所在远方的遥想。“黄云瘴海赊”进一步渲染了距离遥远和环境的艰险,增添了思念的苦涩。最后两句“上楼无别望,归路向西斜”,诗人登上高楼,却只见归路向西延伸,表达了对相聚无期的无奈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
山驿萧条酒倦倾,嘉陵相背去无情。
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
逐逐何时知足。来归山,共种菊。
有松为酒,有藜当肉。亦有涧底芝,亦有岩上瀑。
白日自觉如年,青山长是对目。
闲云与充封门人,清风为作扫室仆。
朝宴息乎长松之阴,夜偃仰乎冷翠之谷。
我无涕唾津精气血液,了绝喜怒哀乐爱恶欲。
练空碧毓紫冲兮身如玉,乘气御飞兮咏九霞之曲。
布袋包尽太虚空,拄杖击破三千界。
世界若还击得碎,拄杖何止如许大。
若言包得太虚空,虚空却在布袋外。
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
问世人,会不会。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
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
弥勒抚掌笑呵呵,明月清风无挂碍。
等到龙华三会时,依前有一弥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