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水通淮,平冈衍蜀,秋来曾记邮程。
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
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
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
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
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
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
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
支水通淮,平冈衍蜀,秋来曾记邮程。
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
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
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
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
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
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
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扬州的秋日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个人的飘零之感。开篇“支水通淮,平冈衍蜀”,以地理环境起笔,勾勒出扬州的地理位置,接着“秋来曾记邮程”则点明季节与过往的行程记忆,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奈西风柳色,早瘦了残青”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西风与柳色赋予情感,表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认一角、瓜洲旧垒,卧烟荒树,喧似屯兵”描绘了瓜洲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带有一丝悲壮。
“怕闻人、提说当年,佳丽隋城”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弁阳词客,况飘零、霜鬓初惊”则进一步深化了个人的漂泊与时光易逝的主题。后文“便酒舫犹红,帘衣尚翠,也是凄清”通过酒舫与帘衣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虽有繁华表面,内心却满是凄凉的情感。
最后,“听唤南朝春梦,斜阳外、北固钟声。把眠香、倚笛风怀,除了今生”以南朝的梦境与北固山的钟声作为结尾,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在描绘扬州秋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内史清班近侍臣,过家恩告曰俞新。
邮中别夜星催晓,殿里归年树约春。
几日词垣栖健笔,九秋朝橐冒征尘。
西州归马欢迎处,定有临邛负弩人。
几曲鸣溪抱啸台,阴阴野气压浮埃。
林间幽鸟自相语,水上落花何处来。
逃相故畦无废汲,封侯修竹是元栽。
三川病尹妨贤久,终卜邻扉养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