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注。送扁舟似叶、凌云渡。
虫书犹记当年,想见良工心苦。何人称杜举。
都不管、华堂几朝暮。
但茫茫醉了还醒,梦里居然千古。
因思博望去远,纵苜蓿卜萄,回首非故。
太乙炉开,朱提液冷,好泛明河深处。
问此去、盈盈一水,曾否有、黄姑相逢语。
慢学他、羽化神奇,酌尽天浆无数。
黄流注。送扁舟似叶、凌云渡。
虫书犹记当年,想见良工心苦。何人称杜举。
都不管、华堂几朝暮。
但茫茫醉了还醒,梦里居然千古。
因思博望去远,纵苜蓿卜萄,回首非故。
太乙炉开,朱提液冷,好泛明河深处。
问此去、盈盈一水,曾否有、黄姑相逢语。
慢学他、羽化神奇,酌尽天浆无数。
这首词以朱碧山的银槎为题,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景象。词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词的开头“黄流注”三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扁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借以表达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虫书犹记当年”,通过古代文字的痕迹,暗示历史的记忆,引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想见良工心苦”,赞美了制作银槎的工匠们的辛勤与智慧,同时也暗含了对技艺传承的尊重。
接下来,“何人称杜举”一句,引用杜举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技艺的高超与非凡。“都不管、华堂几朝暮”,表达了对物质繁华的淡然态度,聚焦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茫茫醉了还醒,梦里居然千古”,则展现了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以及对永恒的渴望。
“因思博望去远,纵苜蓿卜萄,回首非故”,通过想象中的远行与回顾,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身份认同的探索。“太乙炉开,朱提液冷,好泛明河深处”,运用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问此去、盈盈一水,曾否有、黄姑相逢语”,以神话传说中的黄姑为线索,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心灵深处的对话。“慢学他、羽化神奇,酌尽天浆无数”,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朱碧山银槎的咏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艺术、人性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洞察与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晋辙已东牛继马,名流谁复居林下。
何事东山若不闻,握瑜高索当时价。
佳游称意随所如,当筵夹座皆名姝。
歌凝丝竹倚花听,诗琢琅玕行草书。
济时元有经纶策,大壑蛟龙岂终蛰。
四十馀年乐遁心,憣然一为苍生出。
盐梅登鼎手自和,运屯其奈苍生何。
镇安风俗任才略,呻吟稍变为讴歌。
固知隐德寓声色,世俗寻常安可识。
相待出处古皆然,莘渭依稀见遗迹。
辕丘之子神仙客,暂向人间寄踪迹。
紫绶金章意不趋,白云芳树情偏惜。
旧构危楼野水边,青松翠竹满楼前。
寒光静绕湘帘碧,暝色萦回翠黛连。
望极沧洲几千里,叠嶂微茫鸟边起。
倚槛朝看出岫云,开门日对悬崖水。
予亦牵缨未得过,此时风物更如何。
与君欲毕登临兴,独有陶潜归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