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升尚书赋溪风亭二首以题为韵顾风字某已先作别赋溪字一首》
《德升尚书赋溪风亭二首以题为韵顾风字某已先作别赋溪字一首》全文
宋 / 綦崇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泉通暗甃泻清溪,倒影风亭翼瓦齐。

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

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水、亭台、风声与人的和谐共处。诗人以“泉通暗甃泻清溪”开篇,巧妙地将溪流与地下通道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澈的自然景象。接着,“倒影风亭翼瓦齐”一句,不仅描绘了水面映照亭台的美景,还通过“翼瓦齐”这一比喻,赋予了亭台动态之美,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

“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聆听溪水潺潺(“聆漱玉”)与战场上的鼓声(“擐甲听征鞞”)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远离,凸显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这两句则转而描写人与自然的互动,无论是朋友间的轻松交谈还是独自一人在亭中散步,都充满了闲适与自在。其中,“挥麈”指挥动麈尾,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的谈吐,而“杖藜”则是古人常用的手杖,象征着老年的悠闲与自得。

最后,“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这两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思。诗人似乎在思考,尽管眼前的景色美好,但是否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倚靠栏杆,回望归途,却已感到迷惘,或许是对人生方向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綦崇礼
朝代:宋

(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猜你喜欢

寿陈府博

三屿萦纡秀且奇,苕华琢采妙工倕。

高罗绛帐声盈耳,戏著斑衣笑解颐。

鱼藻留连依水密,凤筒准拟向阳吹。

的知梅信传东阁,先访南宫第一枝。

(0)

石仙观

千丈飞崖倚半空,火云时节此清风。

身闲一日俱仙思,何用藏形古木中。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颂橘

潇湘秋气高,群木秃如指。

粲粲朱实繁,傲霜如有喜。

愿言事封殖,勿使间棘枳。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浮花

古来诧范蠡,功名付沧洲。

可惜所见小,只挟婵娟游。

如公真爱世,请具济川舟。

(0)

道间驰荔

六月炎天下丹子,带露凌风日千里。

吾皇慈俭却献来,六宫不袭唐朝事。

王公厌饫远域珍,岂识宵驰常暍死。

郡侯何用苦区区,暑气隆时劳送似。

色香俱坏仅存名,鸟飞不到人何胜。

登盘乍试犹嫌味,颗颗谁知血汗成。

(0)

谢蔡知县白莲栽

忠惠当年种,濂溪此日分。

开筵胜玉碗,围坐当冰盆。

性地元无染,心源自有根。

江湖情渐懒,乐在闭柴门。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