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苍茫何处归,深秋犹自傍人飞。
旧时王谢皆泥土,只恐重来我又非。
海水苍茫何处归,深秋犹自傍人飞。
旧时王谢皆泥土,只恐重来我又非。
这首《秋燕》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秋日燕子的景象,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海水苍茫何处归”,以浩瀚无垠的海洋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未知,燕子在这样的背景下飞翔,似乎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方向。次句“深秋犹自傍人飞”,描述了燕子在深秋时节依然围绕着人类活动,展现了它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存。
后两句“旧时王谢皆泥土,只恐重来我又非”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变迁。这里借用了“王谢”这一典故,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个大家族,他们曾经显赫一时,但最终都化为尘土。诗人以此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即使是曾经辉煌的人物或事物,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再次归来时,已不再是现在的自己,暗含了对时间流逝、自我成长与变化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燕子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哲学,既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又蕴含了对时间、命运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