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游山寺,终朝事讨寻。
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
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
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
杖策游山寺,终朝事讨寻。
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
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
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手持拐杖,游历山中寺庙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禅境的赞美。
首句“杖策游山寺”,开篇即点明了活动的地点与方式,行走于山间寺庙之间,以杖为伴,悠然自得。接着,“终朝事讨寻”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投入与热情,从早到晚都在探索与发现。
“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两句,通过“危”、“敧”、“古”、“倚”等词,生动地刻画出山地地形的险峻与寺庙建筑的古老,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石磴倾斜,殿宇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诗人沿着蜿蜒的小路,穿行于松树顶端,经过竹林中的禅房,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深深喜爱与不舍,以及对未来再次造访的期待。幽静的兴致依然留存于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踏上这趟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之美、古寺之韵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正良宵、玉轮高揭,桂花香堕瑶席。
红楼十二晶帘捲,谁见素娥幽寂。
休怨抑,算阅尽清寒,尚有团圞日。持觞太息。
问袁渚烟寒,庾楼尘掩,谁与共今夕。
凝眸处,大地山河莹彻。秋容净扫空碧。
柔情一缕浑难诉,便抵云罗千尺。
闲伫立,怕只有流萤,来照罗衣湿。婵娟望极。
怅佳节难酬,苦吟谁和,虫语咽苔隙。
暗雨凄邻笛。感秋魂,吟边憔悴,过江词客。
非雾非烟神州渺,愁入一天冤碧。
梦不到、青芜旧国。
休洒西风新亭泪,障狂澜、犹有东南壁。
空掩袂,望云北。雕栏玉砌都陈迹。
黯重扃、夷歌野哭,晦冥朝夕。十万横磨今安在?
赢得胡尘千尺。问天地、榛荆谁辟?
夜半有人持山去,蓦崩舟、坠壑蛟龙泣。
还念此,断肠直。日落羌笳咽。
认一行、高鸿尽处,五云城阙。
满眼惊尘还乡梦,重见昆池灰劫。
更马上、琵琶催发。
露冷横门移盘去,甚金仙,也怨关山别。
愁寄与,汉家月。故人抗议多风烈。
漫消魂、题诗陇树,谁旌奇节。
易水空成填恨海,西北终忧天缺。
但目尽、平烟区脱。
不信天心浑如醉,好江山、换了啼鹃血。
长剑倚,向谁说。
《贺新郎.秋恨》【清·郑文焯】暗雨凄邻笛。感秋魂,吟边憔悴,过江词客。非雾非烟神州渺,愁入一天冤碧。梦不到、青芜旧国。休洒西风新亭泪,障狂澜、犹有东南壁。空掩袂,望云北。雕栏玉砌都陈迹。黯重扃、夷歌野哭,晦冥朝夕。十万横磨今安在?赢得胡尘千尺。问天地、榛荆谁辟?夜半有人持山去,蓦崩舟、坠壑蛟龙泣。还念此,断肠直。日落羌笳咽。认一行、高鸿尽处,五云城阙。满眼惊尘还乡梦,重见昆池灰劫。更马上、琵琶催发。露冷横门移盘去,甚金仙,也怨关山别。愁寄与,汉家月。故人抗议多风烈。漫消魂、题诗陇树,谁旌奇节。易水空成填恨海,西北终忧天缺。但目尽、平烟区脱。不信天心浑如醉,好江山、换了啼鹃血。长剑倚,向谁说。
https://shici.929r.com/shici/Iz7CvM.html
流莺啼遍,唤不醒芍药,丛中双蝶。
待把红香留住稳,无待雨狂风劣。
流水浮萍,垂杨飞絮,都是閒枝节。
殷勤为甚,飘零了不孤怯。
纵好绣带云裳,来回弄影,荡芳情一捻。
日暮帘垂归燕语,池上晚风猎猎。
渺渺天涯,归魂何处,便是烟花劫。
无人说与,阳关梦里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