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
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
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
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
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
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之美,通过对一朵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赞美。"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一句直接点出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操,这里的"净友"指的是那种不染尘俗、纯洁高雅之物或心灵状态,而"修洁得自性"则表明这是一种天性的体现,不是通过外在的修养得来。
接下来的两句"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意在形容花朵原本生长于污浊之地,但却能保持其纯洁,如同美玉一般。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花朵超凡脱俗的一面。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则是说这朵花以其清凉贞静的气质,不仅能够驱散夏日的酷热,更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尊敬。这不仅是在形容花朵,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赏。
最后两句"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表明这花的色泽与芬芳,不是世间一般的色香,而是一种超然物外、接近于圣洁的存在。这里的"花之圣"更是对这种精神美的极致赞颂。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之美的追求,以及他心目中那种超脱尘世、接近于圣的理想境界。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
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
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
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
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
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
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
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
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
舞婆娑,歌宛转,彷佛莺娇燕姹。
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
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
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
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
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
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
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