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岂应无以返,要言湛谛滓淤淘。
大知直截揣摩渐,积执冥迷厌离劳。
目睫古人曾致论,根尘当念勿喧嚣。
主张名教殚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
归一岂应无以返,要言湛谛滓淤淘。
大知直截揣摩渐,积执冥迷厌离劳。
目睫古人曾致论,根尘当念勿喧嚣。
主张名教殚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勉旃一首》,主要探讨了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首句“归一岂应无以返”表达了回归根本的理念,认为不应该停止对真理的追寻。"湛谛滓淤淘"则强调深入探究真理,如同淘洗杂质,寻求清澈的本源。
接下来,“大知直截揣摩渐”指出真正的大智慧是直接领悟,而非通过逐步揣摩而得。然而,"积执冥迷厌离劳"又揭示了执着于某一观念可能导致的困惑和疲劳,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的顿悟与解脱的重要性。
“目睫古人曾致论”提醒人们要借鉴前人的智慧,但同时也要关注眼前之事,"根尘当念勿喧嚣"告诫我们不应被世俗纷扰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主张名教殚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伦理和治国之道的竭尽全力,将才智运用到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之中,同时也寓含着对权谋斗争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富含哲理,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要勇猛精进,又要避免执着和喧嚣,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緼袍敌狐裘,晚饭可当肉。
讳穷竟未免,岂不爱储蓄。
嗜利颡有泚,恐愧王承福。
财固祸之媒,越乡忌怀玉。
君看座右器,已满即倾覆。
圣贤用功处,清心而寡欲。
于世淡无求,乃能实其腹。
谁令人青衫,失策混流俗。
黄子振鹭姿,笔力扛百斛。
笑人龟手药,欲售先聚族。
知予颇清苦,应物未圆熟。
游宦不能巧,俯首立矮屋。
锻链知精金,祁寒见松竹。
自立不坚定,庸行徒圣读。
谁谓漆园高,俯首欲丐粟。
穷作扣角歌,老厌淄川牧。
古道寝斲丧,时人方逐逐。
有田南山南,可办一盂粥。
请赓归去来,世路早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