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杨晟参政还福建》
《赠杨晟参政还福建》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杨子河南俊,诗书夙所务。

蚤膺大廷选,从事玉堂署。

步履循周行,居心在忠素。

抽毫立螭陛,鞠躬谨常度。

济济近侍班,娟娟水玉柱。

一朝起高擢,万里南闽路。

大藩开海隅,卓卓挺疏附。

寒操凛清严,春阳播温煦。

八郡五十邑,讴歌出黎庶。

丈夫千载志,功业及时树。

肯堕尘俗流,甘同草木腐。

念子予故交,仳别岁已屡。

耳熟道路言,良慰心所慕。

玄冬十一月,风凄气寒冱。

朅来一晤对,告归复何遽。

因诗寄深衷,勉植后来誉。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赠杨晟参政还福建》。诗中赞美了杨晟参政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在官场上的成就与影响。

首句“杨子河南俊”,以“俊”字形容杨晟的才智出众,奠定其人物形象的基调。接着“诗书夙所务”,点明杨晟自幼便致力于文学与学问,为后文描述其官场表现埋下伏笔。

“蚤膺大廷选,从事玉堂署”两句,描绘杨晟早年即被朝廷选中,担任重要职务,显示其非凡的才能与机遇。接下来“步履循周行,居心在忠素”则进一步刻画其行事风格,既遵循传统礼法,又秉持忠诚正直之心。

“抽毫立螭陛,鞠躬谨常度”写杨晟在官场上的表现,他挥毫泼墨,立于朝堂之上,行事严谨,处处体现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专业素养。“济济近侍班,娟娟水玉柱”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杨晟在群臣中的地位与形象。

“一朝起高擢,万里南闽路”转折点到杨晟被提拔至福建,远赴南方任职,展现了其仕途的上升与挑战。接下来“大藩开海隅,卓卓挺疏附”赞颂其在福建的贡献与影响力,不仅推动地方发展,更以其清廉刚正的形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寒操凛清严,春阳播温煦”对比手法,描绘杨晟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既有严苛的治理,也有温暖的关怀,展现出其多面性与领导力。

“八郡五十邑,讴歌出黎庶”强调杨晟在福建的政绩,百姓对他充满感激之情,以歌声表达敬意。最后“丈夫千载志,功业及时树”表达了对杨晟追求长期目标与实现个人价值的肯定。

“肯堕尘俗流,甘同草木腐”则是对杨晟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赞扬,展现其高尚人格。接下来“念子予故交,仳别岁已屡”表达了对杨晟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对两人友谊的珍视。

“耳熟道路言,良慰心所慕”写诗人通过熟悉的言语,传达对杨晟的敬仰与期待,希望他能继续发光发热,激励后来者。

“玄冬十一月,风凄气寒冱”以季节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朅来一晤对,告归复何遽”表达了对杨晟即将离开的遗憾与不舍。

“因诗寄深衷,勉植后来誉”收尾处,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托对杨晟的深厚情感与期望,鼓励他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后人留下美好的声誉。

整首诗通过对杨晟参政的赞美与描述,展现了其才华、品德、政绩及对后人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深切关怀与敬仰。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梧州杂诗·其十八

两粤嗟新败,朝廷波浪中。

守藩宜有罪,司马且论功。赏极复何劝?

恩叨岂觉隆!灰心百战将,封与烂羊同!

(0)

续哀·其五

抗节钱塘令,湔衣血尚红。

宁知三载后,又著一门忠!

阖室容张俭,谁人释孔融!

夜台应不恨,吾道泣何穷!

(0)

杂兴·其三

曲池掬水沃清泠,岸静波恬眼顿醒。

风绉细纹浮日彩,柳垂深影拂天青。

花光镜里还屏里,云气山形复兽形。

渔子机心颇未忘,不妨鸥鹭自梳翎。

(0)

舟中眺望

枫叶下寒江,绿净江中水。

水落浪花平,澄波清见底。

我行际仲冬,孤舟山色里。

推蓬初日上,雾重岚光紫。

尘劳欣暂遣,云山殊可喜。

平生丘壑怀,对此曷能巳。

(0)

观田家刈稻稻在水田中男妇俱赤足刈之慨然有作·其一

秋至村村䆉稏红,田家稻熟野塘风。

腰镰男妇贪晴日,泥泞何辞立水中。

(0)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十五

亦有高楼百尺夸,四周多被白杨遮。

圆形爱学穹庐样,石粉团成满壁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